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1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186篇
安全科学   244篇
废物处理   216篇
环保管理   253篇
综合类   2018篇
基础理论   586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061篇
评价与监测   162篇
社会与环境   177篇
灾害及防治   1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稻、土及田水中锐劲特残留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新型杀虫剂锐劲特及其代谢物在水稻、土壤、田水中的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残留分析方法。该方法对锐劲特及其代谢物MB46513、MB45950、MB46136、RPA200766等,在水稻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依次为:0.002,0.001,0.001,0.004,0.01mg/kg;在土壤中这几种组分最低检出浓度为水稻中的1/3;在田水中最低检出浓度为水稻中的1/25。加标回收率83.4%-97.7%。变异系数1.86%-7.07%。  相似文献   
62.
系统介绍了一种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渗透性反应墙,阐述了可渗透反应墙的类型、活性材料的选取、反应机理,可渗透反应墙的构建、应用实例以及存在问题等,并展望了其今后还需深入研究的方向,认为其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环境污染修复技术。这将为在我国开展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3.
上海市扬尘污染源遥感解译及其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遥感影像资料,分析了上海市扬尘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并计算了上海市主要扬尘源的起尘量。利用获取的基础数据,建立了上海市扬尘污染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为上海市扬尘污染源的控制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4.
通过厦门邻近水域浮游生物对海水中BHC农药残留量的浓缩研究,发现该浓缩系数呈正态分布,中心趋势为318±116。在近岸海域,沿岸种类的浮游生物的浓缩系数受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明显影响。盐度在25—32‰情况下,浓缩系数与温度呈完全正相关;盐度是影响浓缩系数的敏感因素,pH值则是盐度影响的限定因素。在温度和pH值恒定条件下,浓缩系数与盐度呈明显负相关;pH值(8.00—8.50)的变化未表现出对浓缩系数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5.
无顺市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抚顺市地表水系和水域功能区划的分布情况,采用了定额达标分配、治理费用最小,及按现有排污总量进行达标分配的方法对水污染物进行总量分配,从而对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水体污染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6.
柱撑粘土材料的环境化学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柱撑粘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国内外近年来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柱撑粘土复合材料的环境化学行为,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苯酚类物质,吸附磷类物质,吸附废水中的COD,大气污染等方面,揭示该种新材料在各种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Eco-environmentalinformationsystemofTianjinCity─Design,implementationandapplicationsHuXiaolin;YangBangjie;ZongYaoguang;LuLi(R...  相似文献   
68.
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美国垃圾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垃圾回收率增幅较大,垃圾填理率趋于稳定.垃圾焚烧率已呈下降趋势。美国政府从70年代初开始以立法的形式来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在制订全面的垃圾管理法律的基础上,实现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削减到垃圾最终处理的减量化,最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垃圾处理管理体系,在垃圾的管理上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值得各国借鉴。  相似文献   
69.
脲酶抑制法检测环境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利用脲酶快速检测环境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最佳条件,系统研究了重金属和缓冲液类型及其浓度对脲酶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缓冲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与脲酶抑制率呈显著的相关性,表现为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脲酶抑制率也提高。缓冲液类型和浓度均能影响重金属对脲酶的抑制作用,其中磷酸缓冲液中,无论是Hg^2 还是Cu^2 对脲酶活性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柠檬酸缓冲液中2种离子对脲酶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建立脲酶抑制检测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缓冲系统。此结果为脲酶抑制法在快速检测重金属离子中最佳检测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The train is an important vehicle in China, but its air quality has important impacts on passengers’ health. In this work, pollution from carbonyl compounds was measured in the air of six train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work were to investigate carbonyl compound levels in selected air from trains, identify their emission sources, and assess the intake of carbonyl compounds for passengers. The methods for sampling and analyzing 10 carbonyl compounds such as formaldehyde, acetaldehyde, acrolein, acetone, propionaldehyde, crotonaldehyde, butyraldehyde, benzaldehyde, cyclohexanone, and valeraldehyde in indoor air were proposed with the sampling efficiency, recovery, and detection limit being 92%–100%, 91%–104%, and 0.26–0.82 ng/m3, respectively.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yl compounds were 0.159–0.2828 mg/m3 with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0.2330 mg/m3.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form aldehyde, acetaldehyde and acetone were 0.0922, 0.0499, and 0.0580 mg/m3, accounting for 42.6%, 21.4%, and 24.9% of the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yl compounds, respectively. The carbonyl compounds probably came from woodwork and cigarette smoking. The intake of carbonyl compounds for the passengers was approximately 0.043–0.076 mg/h. The carbonyl compounds in train air could be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6, 27(1) 91–94 [译自: 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